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2025
9-16NSE(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是烯醇化酶家族γγ型同工酶,為糖酵解關鍵酶,催化2-磷酸甘油酸轉化為烯醇式磷酸丙酮酸,參與細胞能量代謝。生理狀態(tài)下,NSE主要存在于神經元、神經內分泌細胞中,紅細胞含少量(檢測需避免溶血以防假陽性),可調控神經元細胞周期、增殖、形態(tài)連接及凋亡,維系神經功能與適應性。病理層面,其在神經源性腫瘤中意義顯著:小細胞肺癌(SCLC)、神經母細胞瘤等腫瘤細胞高表達NSE,通過增加S期細胞比例、上調Ki67促進增殖,降低Caspase-3活性抑制凋亡,驅動惡...
查看詳情>>2025
9-15ICA樣品稀釋液通常不需要現配現用,但需嚴格遵循儲存條件,并在有效期內使用,同時避免反復凍融。具體分析如下:一、ICA樣品稀釋液的穩(wěn)定性與儲存條件儲存條件:ICA樣品稀釋液一般需在2-8℃條件下保存,以確保其穩(wěn)定性和有效性。在此條件下,部分產品有效期可達12個月或更長時間。開封后穩(wěn)定性:對于干粉或凍干試劑,開瓶后(復溶后)在規(guī)定的貯存條件下保存至預期時間內,產品的性能應至少符合線性、準確度和重復性等要求。這意味著,在適當的儲存條件下,開封后的ICA樣品稀釋液仍可在一定時間內保...
查看詳情>>2025
9-11生物鏈霉親和素(Streptavidin)在實際應用中展現出顯著優(yōu)勢,其核心價值源于與生物素(Biotin)結合時形成的超穩(wěn)定復合物。以下是其關鍵優(yōu)勢及具體應用場景:1.超高親和力與特異性:分子識別的“黃金標準”-解離常數低至10???M:鏈霉親和素與生物素的結合力是已知強的非共價相互作用之一,遠超抗原-抗體反應。這種特性使其能在極低濃度下精準捕獲目標分子,例如在單分子檢測中識別低豐度生物標志物。-特異性抑制非特異性結合:鏈霉親和素為中性蛋白(等電點≈6.0),且不含糖基化修...
查看詳情>>2025
9-9CD36是53kDa跨膜糖蛋白,屬B類清道夫受體,廣泛表達于巨噬細胞、內皮細胞、脂肪細胞、血小板及單核細胞表面。其通過與TLR4/6、整合素等膜蛋白互作,激活NF-κB、AMPK等通路,在脂質代謝、血管生成及免疫調節(jié)中起核心作用。在腫瘤微環(huán)境中,CD36可促進脂肪酸攝取以增強癌細胞耐藥性,還能結合TSP1,依腫瘤類型等調控因素發(fā)揮促轉移或抗血管生成雙重作用。CD36功能異常與多種疾病緊密相關。介導的脂肪酸攝取紊亂可引發(fā)胰島素抵抗、脂肪肝;促進oxLDL攝取形成泡沫細胞,推動動...
查看詳情>>2025
9-9申請時間:2025年9月9日-9月14日發(fā)貨時間:2025年9月17日-9月26日活動規(guī)則:1.每人每個科研室僅限申請一支。2.請詳細填寫課題組信息。3.每支試用裝規(guī)格為10μl;每種試用產品數量有限,先到先得。4.申請試用裝請關注Bioss公眾號回復“試用裝131”填寫表單。5.試用裝發(fā)放至您當地代理商,由代理商發(fā)放至科研室。如需Bioss直發(fā)至您的科研室,您需自行承擔運費。6.自收到Bioss試用裝抗體之日起,請于30天內填寫反饋報告,填寫反饋報告可獲得精美禮品一份哦。7...
查看詳情>>2025
9-4蛋白定量與提取后的穩(wěn)定保存是生物化學實驗中的關鍵步驟,以下是一些實用的技巧:一、蛋白定量技巧蛋白定量是確保不同樣本中蛋白質的加載量一致的重要步驟。常用的蛋白定量方法包括Bradford法、BCA法等,這些方法可以快速、準確地測定蛋白質濃度。在進行蛋白定量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選擇合適的定量方法:根據實驗需求和樣本特性選擇合適的定量方法。例如,某些方法可能對特定類型的蛋白質或干擾物質更為敏感。2.準確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誤導致的定量結果偏差。3.質...
查看詳情>>2025
9-1神經生物學(Neurology)已作為一個獨立生物學分支發(fā)展多年,神經系統(tǒng)各類細胞具有特異性功能和標志物。本文梳理了常見的多種神經系統(tǒng)細胞標志物,助力相關的科學研究。文末還附有Bioss針對不同神經細胞標志物全新推出的即用型IHCKIT供您選擇。神經系統(tǒng)的細胞主要分為兩大類:神經細胞(神經元)是神經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元,以及多種神經膠質細胞,如星形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和少突膠質細胞等。它們發(fā)揮著不同的生理功能。準確區(qū)分這些神經系統(tǒng)細胞對神經生物學研究以及疾病診療具有重要意...
查看詳情>>2025
9-1AIF1(AllograftInflammatoryFactor1)是一種關鍵的細胞質鈣結合蛋白,在免疫調控與組織穩(wěn)態(tài)中發(fā)揮核心作用。AIF1主要富集于巨噬細胞、小膠質細胞及T淋巴細胞等免疫細胞,在腦、腎、肝等組織中廣泛存在。AIF1通過多重機制調控細胞活動:一方面結合F-actin(絲狀肌動蛋白)重塑細胞骨架,驅動巨噬細胞偽足延伸與吞噬泡形成,增強吞噬清除能力;另一方面激活NF-κB等通路,促進免疫細胞活化與促炎因子釋放,同時參與小膠質細胞介導的神經突觸修剪、髓鞘修復,維持...
查看詳情>>